行业技术
成语虚与委蛇的蛇读什么?成语虚与委蛇中的蛇正确读音是怎样的-
“虚与委蛇”是我国2000多年前产生的著名且经典的千古成语,读音为xū yǔ wēi yí,出自《庄子·应帝王》,是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付。
那么,成语中的“蛇”为什么不读she而读yi 呢?
我们先来看看“虚与委蛇”这个有趣的典故:
在我国战国时期,有一个学生叫列子,他跟他的老师壶子学习老庄之道,老庄也就是庄子。后来,列子遇到一个叫作季咸的神巫,据说这个神巫能掐会算,能知人生死存亡、祸福寿夭,令列子相当佩服,认为季咸法术高明、神通广大。
还据说季咸似神似鬼,神秘莫测,人们都很害怕见到他,听说他来了,都吓得四散逃开。
列子就把季咸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壶子,但壶子不信鬼神之说,也不信季咸的那一套,就对列子说:“请他来见见我吧,让他看看我能活多久。”列子就带季咸来看壶子,季咸看完后对列子说:
“不好,你的老师命不久矣,最多能活10天。”
列子听完季咸的话,很是悲痛,就哭着对老师说了季咸的原话。壶子听了不以为然,只笑笑对列子说:“明天继续请他来看我。”
列子又遵师嘱请来季咸,第二天季咸看完后却说:“今天你老师气色还不错,10天内不会死,可再活1个月。”
列子同样向老师汇报了季咸的话,壶子听后神色淡定,说:“每天都请他来看我1次。”就这样,季咸一连看了壶子四天后,竟吓得逃跑,不敢再来看壶子了。
列子很奇怪,问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,为什么神巫能把别人吓跑,而你却能把神巫吓跑?
壶子笑笑说:“这没什么,他只是有一点点能耐,就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,普通人自然相信他,从而害怕他,而我对他的那一套装模作样早已看透,从而顺从他的所谓法术假装去应付他,去敷衍他,用虚与委蛇的态度去对付他,使他看不透我。他越来看我,我越是装作一次次有所不同,后来他看出我在试弄他,就不敢张狂了,因此他越看我就越害怕,到最后便没什么法子了,只好逃跑了。”
从以上典故中,我们不难看出壶子的超凡智慧,听学生一番言语后就知巫师在装神弄鬼、戏弄世人,于是通过几次与巫师的虚与委蛇,终将对方的心理防线攻破,并让对方吓得落荒而逃、不敢再来骗人,可见人的智慧有多强大。
《庄子.应帝王》中壶子的原话是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就是壶子评价季咸“总是以自己极有限的所知来揣度万物,而我不对他敷衍应对。”
而列子呢?常言道,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。
传说经此事后,列子受到很大打击,一下就顿悟了,知道自己对老师的智慧啥也没学到,就回家给妻子老老实实做了3年饭。此后凡对待任何有生命之物,都像待人一样恭敬,对任何事物都不敢妄称了解,只虚心求教,最终他像泥土一样任行自然,得道成仙。
以上是千古成语“虚与委蛇”的来源~
了解了成语的典故,对我们学习成语,也就易如反掌了。那么,“虚与委蛇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其中的“蛇”为什么不能读作she而读yi呢?
其实,蛇在古代就是一个常见的多音字,是一字多音。
这里有一个典籍出处,在宋朝著名的发音字典《广韵》里记载,当蛇表示那种爬行动物时,就读原音she;而当蛇表示“曲折通过”时,读音同“移”。
很显然,“虚与委蛇”中的“蛇”指的是后者,读作yi,与爬行动物的蛇毫无半点关系,自然也就不能读作原音she了。
那么,成语“虚与委蛇”双双该怎么理解呢?
在“虚与委蛇”成语中,有两组通假词,了解了通假词,对我们学习古代成语,就很有帮助了。虚,指虚无、虚假、不真实的意思;与,通予,是给予的意思。
“委蛇”也是通假,通现代的“逶迤”,逶迤是我们很常见、很熟悉的词语,意思是蜿蜒曲折、起起伏伏。看到“逶迤“,我自然地想到了伟人著名的诗《七律.长征》。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其中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”中的“逶迤”,就是指五岭山这座山的形态蜿蜒曲折、绵延不绝,其意思同“虚与委蛇”中的“委蛇”并无二致。
从典故中,我们不难看出,成语的原意是指随机应变,顺着对方的思路去应付对方。在古时这可是一种聪明智慧,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褒义词。
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令人很遗憾的是,后来这个成语引申出了新的含义,那就是敷衍、应付了事,词性也就发生了改变,变成了一个贬义词。
(周瑜对蒋干的虚与委蛇)
但不管怎样,总体来说,“虚与委蛇”给我们的启示是:
对那些不真心实意、虚情假意的人,我们的态度可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因而虚与委蛇,也就是敷衍应付对方。我认为,这倒不一定是对他人的不真诚、不坦诚,而是一种智慧且明智的做法。
历史上不乏虚与委蛇的智慧案例,比如赤壁之战前夕,蒋干过江到江东劝周瑜投降曹操,结果周瑜虚与委蛇令蒋干反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;隋末李渊父子对隋朝虚与委蛇,最终成功取得江山等。
生活中,我们对待家人,有时不必过于较真激化矛盾,这时可以虚与委蛇,从另一方面看这不是欺骗,而是善意的谎言;职场中,面对上司的诘难,我们不能针锋相对,也可采取虚与委蛇的措施。
与人交往、为人处事,有时要参与一定的应酬,这时我们推脱不了,就需虚与委蛇,表面的应付是少不了的;战争中我们处于劣势时,也可对敌人虚与委蛇,麻痹大意对方,然后伺机反扑。
......
总之,虚与委蛇是一种智慧,一种战略战术,我们不能小看,这也是我们对老祖宗智慧结晶的一种传承。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?
因此“虚与委蛇”总体意思就是指:对人虚情假意、敷衍应付。与它相近的词有“敷衍了事、虚情假意”等,与它相反的词有“心口如一、真心实意”等。 如此,我们对此成语,就有了很直观的了解。
从以上,我们不难看出,中华古文化可谓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。一个千古成语就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,比如古人的智慧、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、人性的善恶、古代文化等等。
因此,学习中华文化,领悟文化底蕴内涵与魅力,你我都在路上。以上是我对千古经典成语“虚与委蛇”的理解,仅为一家之言,仅作抛砖引玉之用,敬请大家指导与讨论,谢谢。
(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侵则删
成长,成熟?稳健成长是什么意思
3月11日,重庆本轮疫情发生后,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老师们积极行动起来,组建了一支支教师志愿者队伍,为学生送饭菜、帮忙搬运物资、给学生做心理辅导……他们成为了学生们的“守护者”。
平日里文静优雅的教师变得手脚麻利起来
“疫情当前,哪里还有这些讲究,哪里能帮上忙就要帮”
“保持1米以上距离,排好队,提前准备好渝康码、行程码,完成检测的同学请尽快离场……”3月15日上午9点左右,重庆城管职院足球场上,师生正在进行核酸检测,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志愿者、该校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朱世蓉拿着扩音器,站在足球场入口附近,不停地大声提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。
“今天我刚好没有课,所以昨天院群里招募志愿者的时候,我想都没想,就报了名。”朱世蓉说,群里的老师们都很积极,消息发布后大约10来分钟,名额就报满了。
在正式检测开始前,朱世蓉和其他老师一起,帮助医护人员搬运物资、准备工作台、摆放制剂等。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,朱世蓉又和现场的其他教师志愿者一起维持现场秩序。
“朱老师平时负责教授礼仪与茶艺课,给大家留下的是美丽、优雅形象,没想到疫情一来,她就手脚麻利,四处张罗,似乎变了一个人呢。”一位学生说。
“疫情当前,哪里还有这些讲究,哪里能帮上忙就要帮!”朱世蓉说。
直到中午12点过,核酸检测工作才全部完成,朱世蓉也在太阳下忙碌了一上午,额头上的汗水早已模糊了眼睛,全身都浸泡在汗水中。
回到休息室,朱世蓉一口气就喝完一瓶矿泉水,“我们这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。”朱世蓉说,“看到医护人员穿着厚厚防护服、顶着炎热,为师生们测核酸,让我心里很感动,希望自己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。”
完成了志愿者工作,当天下午,朱世蓉便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线上教学工作了。
“纸条上面有时候是一句感谢的话,有时候是一张心形图案,这让我十分感动”
3月15日中午2点,该校教师志愿者肖建英刚刚给学生们送完午饭,脱下防护服,才开始吃午饭。
50岁肖建英是智慧康养学院的一名教师,13日,学校招募教师志愿者的时候,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。主要的任务就是给780多名学生送饭和物资,这些学生就住在被划定为3个中风险区之一的B栋3个单元里。
每天她和其他教师志愿者一道,对宿舍楼道进行消毒;到了傍晚,还要对宿舍楼栋周围进行巡查,就连吃住也都在学生宿舍里。
由于疫情防控需要,一日三餐的饭菜只能放在学生寝室外的板凳上。“学生们非常懂事和贴心,会在凳子上给我留下一张小纸条,上面有时候是一句感谢的话,有时候是一张心形图案,这让我十分感动,为学生做的一切也非常值得。”肖建英说。
“几乎每天要打100多通电话”
“不好意思,刚刚一直在打电话。”3月15日晚上7点,重庆日报记者终于打通了学校专职辅导员、志愿者教师席小芳的电话。
“我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。”席小芳说,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,需要分别做好心理辅导。
“我会给他们聊天,发一些有有意思的视频,安抚他们的情绪,消除他们的顾虑、增强他们的信心。对于一些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,每天我都会打电话问候他们。”席小芳说,“这几天,几乎每天都要打100多通电话,一天下来,脚都肿了。只要疫情能尽快过去,忙一点、累一点也值得。